關于850加工中心的使用說明:
1機械部分
1.1、850加工中心主要用途和適用范圍
高速立式加工中心(V850)是配有CNC系統的三軸聯動的加工中心。
該機床可實現銑削、鏜孔、擴孔、鉸孔、鉆孔等多工序的自動工作循環;可精確、高效地完成平面內各種復雜曲線的凸輪、樣板、壓模、弧形槽等零件的自動加工。本機床是鉆、銑、鏜多功能為一體的金屬加工機床。
本機床控制部分采用SIEMENS802D交流伺服數控系統或三菱E60S交流伺服數控系統。運動軸均采用精度較高有預緊力的零間隙滾珠絲桿,機床輸出力矩大,工作穩定可靠,機床主軸轉速高,運動軸除自動外還可手動操作。
本機床基本上能滿足百分之八十左右零件的銑削、鉆削要求。機床適用性廣泛,對各種較復雜曲線的凸輪、模板、模具、工具和刀具等零件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尤為適宜。
本機床三軸聯動,并可控制第四軸,含有RS232接口,可與計算機聯接加工復雜工件。
本機床適用于工業機械制造、儀器儀表、紡織、輕工等行業。
1.2、850加工中心機床的基本參數
單機功率 18KW
總功率 36KW
工作臺面積(長×寬)mm 1025mm×525mm
刀庫 BT40-16
主軸錐度 ISO.40(BT40)
工作臺縱向行程 800mm
工作臺橫向行程 500mm
工作臺垂向行程 500mm
主軸轉速范圍 200-8000rpm
主軸最高轉速 10000rpm
X、Y、Z快速移動速度 10000mm/min
X、Y、Z進給速度 10-3000mm/min
T型槽寬×槽數(mm) 18×3
主電機功率 7.5kW
進給電機 X、Z向1.5KW(伺服),Y向2KW(伺服)
最小設定單位 0.005/0.001mm
定位精度 0.01mm
重復定位精度 ± 0.005mm
工作氣壓 0.4-0.6MPa
機床最大承載重量 400kg
機床外形尺寸(長×寬×高) 3060mm×1900mm×2200mm
機床重量 4200kg
1. 3、850加工中心高速雕刻基本參數(選件)
高速電主軸 轉速范圍:3000-25000r/min
功率: 3KW
安裝夾頭 ER20
1.4激光切割、雕刻基本參數(選件)
激光部分技術指標
激光器:CO2激光器
激光功率:100W(可選)
工件最大尺寸:300×650mm
切割速度:0.1-6000mm/min
快速移動速度:8mm/min
位置精度:+/- 0.05mm/m
重復定位精度:+/- 0.04mm
CNC最小設定單位:0.005MM
三軸控制:X、Y聯動,Z軸隨動
激光部分:支架卡1.6m寬0.4m
功率100±20W
切縫0.5~1mm上窄下寬
冷確水泵100W冷卻激光管部分
鏡片:反射鏡、擴束鏡、聚焦鏡
特性CO2激光 波長10.6um
工件冷卻,可加壓縮空氣或高壓氮氣,氣體保護。
1.5、850加工中心機床的傳動系統
1.5.1主軸傳動說明
主軸運動由主軸伺服電機直接由主軸伺服驅動控制電機軸,通過同步帶輪驅動主軸旋轉,使傳速從200-10000rev/min范圍內無級調速。
1.5.2進給運動及說明
進給運動分為X軸(縱向)、Y軸(橫向)、Z軸(垂直)三向。
X、Y、Z三個方向進給均采用伺服電機,通過彈性聯軸器驅動絲桿帶動移動部件,完成各個方向進給運動.
1. 6機床主要性能及結構的簡要介紹
機床主要同底座及立柱及潤滑部分、冷卻部分、工作臺、主軸箱部分、刀庫、電氣部分、CNC系統等組成。
機床的主要部件立柱部分、工作臺部分安裝在底座上,刀庫通過支架聯接立柱上,主軸箱通過聯接座在立柱上移動。與其它各部件構成一體與底座組成整機。
1、 工作臺部分
工作臺部分同固定座、滑鞍、工作臺等零件組成,主要完成縱、橫向運動。
工作臺的橫向移動由已預緊且通過座緊固在滑鞍上的滾珠螺母和用電機座固定在固定座上的絲桿來完成,電機通過彈性聯軸器驅動絲桿,實現工作臺與滑鞍一起橫向移動。
工作臺的縱向移動由已預緊且通過座緊固在工作臺上的滾珠螺母和兩端分別用左托架、電機座固定在滑鞍上的絲桿來完成,電機通過彈性聯軸器驅動絲桿,實現工作臺與縱向移動。
工作臺面有三個梯形槽,供夾具和工作安裝,定位使用,中間一個梯形槽是定位梯形槽。
工作臺導軌采取淬火(G48-52)后周邊磨削,保證了導軌精度和較長使用壽命,滑鞍與工作臺配刮而成(或進行貼塑處理)。
2、立柱部分
立柱部分用于實現主軸箱的垂直移動和安裝刀庫支架
主軸箱安裝在聯接座上,其垂直移動由已預緊且通過座緊固在聯接座上的滾珠螺母和用電機座固定在立柱上的滾珠絲桿來完成,電機通過彈性聯軸器驅動絲桿,實現聯接座的垂直移動。
刀庫通過刀庫支架聯接在立柱上,通過氣缸運動實現自動換刀。
立柱采用封閉框架箱體結構,抗扭、抗彎性能較好并具備重量較輕特點。
3、 主軸箱部分
動力由軸通過同步帶直接傳動到主軸,通過伺服驅動實現主軸無級調速。
固定刀具用的主軸錐孔是ISO40#(7:24)號錐孔。
4、刀庫部分
刀庫通過系統控制伺服電機定位和氣缸運動實現自動換刀。
1.7、850加工中心機床冷卻系統
機床冷卻系統是由底座以及裝入其內部的水泵和裝在主軸箱側面調控球閥及噴頭和進、出冷卻液的軟管組成。
電動水泵將底座水腔內經過沉淀、過濾后的冷卻液,通過軟管送至裝于主軸箱側面的調控球閥及噴頭。球閥用于調節冷卻液的流量,超過需要的冷卻可以自行流回水箱內,使用過的冷卻液經濾板過濾后,回至水箱,形成冷卻液循環。
注意:使用冷卻液時無需將閥開到最大流量,只需滿足切削時刀具即可。
1. 8、850加工中心機床潤滑系統
機床潤滑分主軸箱潤滑和進給運動部件潤滑,主軸箱軸承采用脂潤滑,導軌潤滑采用電動強迫潤滑方式,潤滑系統由電動油滑泵安裝在立柱外側。
進給運動部件的潤滑由安裝在立柱一側的電動潤滑泵將油經輸油管和分配器件,按比例地分配到三向運動的絲桿、導軌等潤滑點。通過節流閥按比例保證每個潤滑點潤滑均勻,分配到三向運動絲桿、導軌等各個潤滑點,主軸部分和絲桿固定支架采用鋰基潤滑脂潤滑,每年必須換一次,并只能加到容量的2/3。
1.9機床吊動及安裝
1.9.1機床吊動開箱的注意事項
在直接吊動運機床時,先裝好四個吊鉤,起吊前必須吊繩是否安全可靠,注意起吊繩穿過吊鉤,并且不得擦壞機床的油漆及壓壞手輪、手柄、標尺、油標等細小零件,吊運過程中應保證機床平穩不得偏斜。
在直接用鏟車鏟運機床時,必須由鏟入口鏟入并且不得擦壞機床的油漆及壓壞手輪、手柄、標尺、油標等細小零件,鏟運過程中應保證機床平穩不得偏斜。
開箱時,先取下木箱頂蓋,再分別拆除各側端板,然后再拆開附件箱。拆過程中不得碰傷機床外表油漆及零部件。
開箱后,首先取出隨機所帶的有關技術文件,然后按發貨清單清點全部附件、工具、最后擰下機床地腳螺釘,取下木底托。
1.9.2機床安裝地基及對地基的要求
1. 地基圖(參看圖)
2. 地基的要求:
本機床應安裝在圖所示的混凝土的地基上,地基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以保證機床在工作過程中不致使地基產生斷裂。
混凝土地基應建立在結實的地層上,若土層質軟,必須先務實,若地層土質為沙壤,還應適當的加大混凝土地基的底面積和厚度。
1.9.3機床安裝方法說明
按機床地腳螺釘孔距尺寸在地基的四個小坑內澆灌好地腳螺釘,保證牢固可靠,且不得偏斜,固緊機床之后,應使機床與地基成為一個整體,增加其穩定性。
在地基上安裝機床時用水平儀調整機床安裝水平:將水平儀放置在工作臺上,調整床身底座之下的調整墊鐵,調整好后,必須擰緊地腳螺釘。機床在縱橫兩個方向上的安裝精度均不超過0.02:1000
機床水平調整好后,應在底座及調整墊鐵周圍澆注水泥漿以防止移動影響機床的安裝精度,地基未凝固好時不得使用機床。
機床安裝位置應有足夠的空間,以保證機床的操作及各運動部件的正常工作不受阻礙,同時便于機床的維護修理。
1.10、850加工中心機床調整維護保養
機床調整維護注意事項及調整后應達到的要求:
1.10.1主軸
主軸調整
松開調整螺母,以調整主軸軸承的徑向間隙,調整后,軸承的工作游隙不得超過0~+0.006mm。
1.10.2導軌配合間隙調整
1. 垂直運動
旋轉聯接座上的鑲條螺釘,調整鑲條,以保證聯接座與立柱垂直導軌間必要的配合間隙。
2. 縱向運動
用鑲條兩端螺釘調整鑲條,以保持工作臺與十字滑臺導軌間必要的配合間隙。
3. 橫向運動
用鑲條兩端的鑲條螺釘,調整鑲條,以保持滑座與十字滑臺導軌間必要的配合間隙。
1.11、850加工中心機床試車
機床試車前及試車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手動油泵壓桿,然后開車使機床主軸在最低轉速下運轉,并打開冷卻泵,觀察冷卻泵的工作情況,若來油不正常,應停車檢查冷卻泵系統。
為了使所有軸承運轉良好,最初應使機床空載運轉4小時。
在空運轉試車時,應從最低轉速,逐級運轉,每級轉速的運轉時間一般不少于2分鐘,最高轉速運轉時間一般不少于30分鐘。
在空運轉試車時,應檢查進給機構的工作情況及行程限位擋塊的可靠性。注意避免運動部件在級限位置卡住或其它部位相碰。